王健林重金投资青训体系:中国足球的未来能否靠“万达球员”崛起?
在中国足球陷入低谷的这些年,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的名字却始终与足球紧密相连。从赞助中超联赛到注资马德里竞技,再到近年来大力推动青训体系建设,这位商业巨擘的足球布局逐渐浮出水面——他要打造一支真正的“万达系球员”军团。
青训基地的“足球梦工厂”
位于大连的万达足球青训基地,占地超过20万平方米,拥有12块国际标准球场和全套高科技训练设施。这里每年投入数亿元,从全国选拔近百名9-12岁的苗子,送往西班牙、比利时等足球强国接受长期培训。“我们不是搞短期镀金,而是要培养能踢五大联赛的球员。”王健林在基地揭牌仪式上的发言掷地有声。
争议中的“万达模式”
这种企业主导的青训模式引发热议。支持者认为,相比体制内体校,万达能提供更专业的教练团队和比赛机会;反对者则质疑商业资本会扭曲培养方向。前国脚范志毅坦言:“现在说成败为时过早,但至少有人在认真做实事。”
首个“成品”初现端倪
2023年U20亚洲杯上,18岁的中场小将李昊(化名)表现抢眼。这位在西班牙受训5年的小将,正是万达青训首批学员。虽然中国队仍未能小组出线,但李昊的盘带和视野让人眼前一亮。某欧洲球探在报告中写道:“他的战术意识明显优于同龄中国球员。”
“中国足球需要三十年耐心。”王健林上月在博鳌论坛的发言意味深长。或许在卡塔尔世界杯的看台上,这位地产大亨望向绿茵场的目光中,正映照着属于“万达球员”的未来。